三次创业迭代、三次战略转型,张兴海已成为中国新能源(4.190, 0.19, 4.75%)汽车产业不能忽视的名字。
10月13日,赛力斯(156.510, 1.43, 0.92%)(601127.SH)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距离港股上市之差临门一脚。张兴海即将收获第二个IPO。
大胆“All in”华为,借势打造问界品牌,张兴海的战略眼光让赛力斯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实现自我“造血”。
国内市场突破后,张兴海对海外市场也是跃跃欲试。早在2024年,张兴海便在公开场合表示,赛力斯汽车未来要成为全球豪华品牌前十强。
为向全球市场突破,港股上市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切口。张兴海能否实现目标?值得期待。
赌一口气造“中国车”
1986年的重庆巴县,23岁的张兴海怀揣8000元创业本金创办凤凰电器弹簧厂时,或许未曾预料到,这根支撑汽车座椅的精密零部件,会成为他叩开中国汽车产业大门的钥匙。
张兴海的创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被外资品牌牢牢掌控,一根进口汽车座椅弹簧售价高达1美元,成为制约本土车企发展的瓶颈。
“外国人能造的,中国人凭什么不行?”带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张兴海带领团队扎根生产车间,历经数百次试验攻克弹簧热处理核心技术,最终将国产化产品单价降至1元人民币,打进长安汽车(12.400, -0.08, -0.64%)、东风汽车等主流车企的核心供应商体系。
这段深耕零部件赛道的经历,让张兴海深刻树立“技术立身、质量为基”的经营理念。当时,重庆汽车产业链风风火火,1995年,曾经的凤凰电器弹簧厂重组为渝安集团,这就是小康股份的前身。一年后,渝安集团全面进军汽车产业链,却在2003年遭遇行业天花板——中国零部件企业普遍困于技术代工,利润微薄。于是,张兴海决定进入摩托车行业,不巧的是,赶上了限摩令,业务发展举步维艰。
2003年,张兴海抓住政策窗口期,开启第二次战略跨越。在民营车企造车资质审批严苛的背景下,他创新性地与东风汽车携手组建东风小康,以微客、微货为切入口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2005年,挂着东风双飞燕车标,车尾名“东风小康”的微面K07型正式下线。“开东风奔小康”的广告语也就此打响,2009年,东风小康以年产销20万辆的成绩,跻身中国微车行业前列,市场占有率突破10%。
然而,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萎缩让他嗅到危机:“2015年,我们卖一辆微车利润不到500元,而特斯拉单季度亏损却能融资数十亿美元。这不是技术差距,是时代差距。”
2016年,张兴海决定进行第二次转型。这次,他几乎赌上全部身家。彼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仅50.7万辆,市场对电动车的质疑声浪高涨。张兴海力排众议,斥资数十亿在重庆两江新区打造智慧工厂,收购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的电池公司InEVit,并孤注一掷研发增程式技术。员工回忆:“他把前十年攒下的利润全砸进去,连厂房抵押贷款都用来买设备。”
这一超前布局初期伴随阵痛,2017年至2020年间,小康股份营收连续下滑,净利润累计亏损超20亿元,资本市场质疑声不断,但张兴海在董事会上坚定表态:“新能源是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必由之路,短期阵痛换的是长期生存权。”
这场豪赌在2019年迎来转机,小康股份与华为达成合作。2021年12月,问界M5横空出世,让小康股份从边缘车企跃升为智能汽车顶流。
2022年8月,小康股份正式改名赛力斯,完成形象蜕变。
靠问界成国内车企毛利率第一
深度合作华为,赛力斯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赛力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实现营业收入约1452亿元,同比增逾3倍,净利润59.46亿元,结束连续四年亏损。
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81.03%,创中期新高;毛利率28.93%,跃居国内车企第一。
问界是拉动赛力斯增长的核心引擎。2022年至2024年,问界年销量从7.8万辆一路攀升至38.9万辆;2025年上半年,问界销量达15.2万辆,已经推出的包括问界M5、M7、M8和M9在内的四款车型,完成从20万级至60万级SUV市场的覆盖。
10月8日晚间,赛力斯发布2025年9月产销快报,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4678辆,同比增长19.44%;1—9月累计销量30.46万辆。目前,问界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80万辆。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下,张兴海也不愿落后。
2025年4月,赛力斯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10月13日,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赛力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据悉,此次赴港上市,赛力斯拟发行逾3亿新股,按照赛力斯最新A股股价155.08元/股计算,预计融资规模约465亿元。
招股书显示,赛力斯拟将募资净额70%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与此同时,赛力斯与华为的联系也愈发紧密。9月29日晚间,赛力斯公告称,集团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金额为115亿元。引望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华为车BU)于2024年1月新成立的公司,被视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
但不可忽视的是,华为汽车朋友圈不断扩大,鸿蒙智行已扩展到“五界”,依靠问界“吸金”的赛力斯存在风险。
本平台广告位,小程序开发,网站维护,运营托管等互联网服务欢迎咨询海能科技,服务热线:180-2356-0819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sysz.org/caijing/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