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文化体育>>休闲娱乐

“折角红包”,为何让人动容?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折个角,心意已收!”近日,广东顺德一对新人的婚宴细节在网络上刷屏,收获不少点赞,还得到中央文明办公开表扬。新人仅将宾客红包轻轻折角便原路奉还,没有折损心意,而且卸掉压力。这波操作如一缕清风,吹散人情往来的功利阴霾,唤醒传统礼仪的本真内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份子钱本是承载亲友祝福的温情载体,如今却在一些地方异化为“人情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有人为婚宴礼金愁眉不展,月薪没几千、随礼动辄一两千;有人因礼金数额暗自较量,陷入盲目攀比的无意义内耗;有人被“礼尚往来”裹挟前行,把人情互动变成“记账式社交”。难怪有调查显示,近七成年轻人表示对份子钱感到压力。

“折角红包”的巧妙,恰恰在于它以象征性动作化解了长期存在的人情困境。折起的是红包一角,放下的是物质执念;奉还的是礼金数额,留住的是真心实意。这一做法既遵循了传统礼仪的形式,又注入了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减轻了新婚佳偶的筹备压力,也让赴宴宾客卸下了“随礼焦虑”,使婚礼回归见证幸福、传递美好的本质。正如一些网友所言:“这样的婚礼,没有铜臭味,满是人情味。”

这份暖意实践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岭南文化重情轻利、开放包容的生动延续。不少广东网友分享自己的亲身感受:不拘礼金厚度,更在意情谊浓度;不重场面铺张,更关注内心真诚;不屑物质堆砌,更追求情感纯粹。这样的礼俗和心态,也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延续。他们厌倦了人情绑架的沉重,反感于“礼金内卷”的浮躁,用“折角还礼”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重新定义人情往来的边界,让社交关系变得更随和、更轻松。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股文明风潮不止于岭南一隅。有年轻人创造“电子折角”,在电子转账的份子钱退回备注中注明“已折角”,突破空间和地域局限,让不少网友直呼想要“抄作业”。还有不少地方的年轻人,直接在自家婚宴、乔迁等喜事上明确“零礼金”,或者用“礼金退回”“心意红包”等做法化解份子钱压力。这背后,是年轻一代对健康社交的共同憧憬,更是全社会对移风易俗的集体认同。

近年来,婚俗改革守正出新,于无声处浸润人心。从婚事新办简办的文明倡议凝聚共识,到红白理事会主动牵头,破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的沉疴陋习;从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成为新风尚,到村规民约明确礼金上限、简化冗余流程,政策引导与群众自觉相向而行。这些创新探索与“折角红包”的初心一脉相承,从未否定传统礼仪的价值,而是剥离其附着的功利外壳,牢牢守住情感互通的底色,让传统礼仪在时代变迁中历久弥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传统礼仪的核心,不是物质的对等交换,而是情感的双向奔赴。当喜事喜宴不再被“份子钱”束缚,人与人的交往不再被功利心牵绊,我们才能更专注于情感本身的价值,让人际关系回归清简本味,流淌真诚温度,沉淀长久信赖。而这,不仅是个人生活幸福的追求,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这正是:

折角辞俗礼,真心见天地;

新风拂南北,情谊抵千金。

大家晚安!

本平台广告位,小程序开发,网站维护,运营托管等互联网服务欢迎咨询海能科技,服务热线:180-2356-0819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sysz.org/list_26/143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23560819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